11月4日,中国共产党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开幕。国资潇湘融媒从会上了解到,近五年,兴湘集团实现从资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逐步形成了具有兴湘特色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平台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的建设和经营改革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果,为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国平代表中国共产党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截至2022年9月底,兴湘集团总资产916亿元、净资产546亿元,分别为平台组建初期的21.3倍、25.8倍,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初的67%下降至40%左右;年创利能力从不足6000万元跃升至15亿元,营业利润率从0.45%上升至17%左右;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提升至AA+,与23家大型金融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融资授信总额度达400亿元。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兴湘集团主动服务国企改革、落实“两稳一保”及支持地方政府化债,为履行功能任务投入大量资源,金融服务支持累计超过240亿元。如,主导华天改革脱困,吸收合并华天集团,帮助国内酒店业、省内服务业首家上市公司华天股份化解危机;支持湘电改革发展,帮助湘电股份扭亏“摘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服务省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牵头组建省酒店旅游集团,为新集团筹组、机构搭建、人员选聘等提供全方位支持等。
围绕国家和湖南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兴湘集团大力推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与中国商飞合作共建“全球第二、中国唯一”的国家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成功入选湖南省“四大战略科技基础设施”,将有力推动湖南航空产业集群发展;以博云新材为主体的炭炭复合材料产业,成功引入国家军民融合基金领投定增,助力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
投资布局战新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兴湘资本从零起步,已形成17只基金320亿元规模,具备了较强的投资实力。兴湘集团重点聚焦全省“3+3+2”优势产业集群中的新能源及新材料、半导体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及军民融合应用等行业,累计完成投资额80多亿元,带动其他投资100多亿元,落地投资项目70余个。所投项目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7户企业成功上市。
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兴湘集团共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高新技术企业16户、有效专利400余项,占省属监管企业总量的10%左右,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指标处于省属监管企业上游水平。
扎实推进深化改革,动力活力显著增强。推动省建筑设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全省首家省属国企集团层面混改落地;完成9家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1157名涉改人员全部稳妥安置;144项改革台账任务全部完成,改革进程走在省属企业前列。
会议明确了兴湘集团未来五年工作总目标:对照“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16字标准,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成为湖南省国有资本运营的主平台、国企改革服务的主力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支柱、产业投资的重要力量。总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实现:从当前到2025年底,即“十四五”规划末,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兴湘集团总资产1500亿元,净资产700亿元,营业收入280亿元,利润总额40亿元。从2026年到2027年底,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内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水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一定增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势头更强、成色更好。

▌本文来源:国资潇湘融媒
监制:颜垚
责任编辑:听听
记者:蔡立平
通讯员:李文亮 宋博
制图:黄云
©国资潇湘